知晓生活网 资讯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力建设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高峰高地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力建设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高峰高地

峥嵘路·倾听公立医院如何通过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图强,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努力探索独具特色、持续可行的实践样本。这十

嵘嵘路公立医院如何通过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图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努力探索特色可持续实践样本。 10年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抓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悠悠千年中西医结合、协同发展的10年。 继承精华,保护创新。 10年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高举公益性旗帜,坚持新的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西医强大、中医特色鲜明、中西融合求创新”的发展道路。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邱海芳铜行速读“1院5区”布局主院区:中西医结合特色医疗救治与学科建设中心江北院区:职业病特色服务品牌中山院区:中西医结合康复服务品牌汉兴二社区:三甲医院直营社区9大名医工作室:石学敏、张伯礼、马丁、方邦江、黄光英、海涌、叶永安、张继先、夏文广名医工作室两大共建合作战略伙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国家重点专科一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一个国家中部医疗重点专科作为公办卫生学科群1个基地:国家化学中毒救治(湖北)基地逐梦图征程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管的国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地区中西医结合龙头医院。 在“十二五”新征程中,医院着力打造中西医结合高峰高地,努力建设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持续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本经验,以最快速度为人民创造高质量发展成果

菱角湖畔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院区雄踞。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准确定位“西医强大、中医特色、中西医融合求创新”的战略发展理念,在发展中快速变革,在变革中不断创新经验。 10年来,布局“一院五区”,建设优势学科群,锻炼中西医“双精”人才队伍,组建全省中西医结合医联体集群,成为地方公立医院顺应时代、不断大胆改革、竭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典范改革突破,坚定不移走中西医结合之路

“张继先健康居家工作队”深入居民家中进行义诊。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于1953年,2001年划归湖北省卫生厅直属,更名为湖北省新华医院。 2012年,经过前10年的改革突围,医院从一家职工医院发展成为首家具有规模的省级综合性医院。 医院内外妇科齐全,骨干学科数量强劲,神经外科独立自主“脑干肿瘤切除手术”,骨外科成功实施“脊柱侧凸和后凸畸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手术”,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还开设了很多同级医院没有的中医科。 当时中医系有几位专家坐镇,以跌打损伤、不孕、脾胃病为特色,针灸用于中风偏瘫后的康复治疗,疗效非常好,在武汉地区享有很好的声誉。 每到三伏天,参加“冬病夏治”APP宣传的市民络绎不绝。 脑科中心、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医院重点科室,中医参与会诊、提供辅助治疗、提高康复效果已成为常态。 “在为人民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医院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优势。 这为当时迫切需要突围发展的我们指明了方向。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邱海芳全程参与医院此次大胆“转型”的推广。 据她介绍,院党委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走上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道路。 2014年11月8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挂牌,填补湖北省省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缺失的空白,为推动湖北中医药事业发展搭建新平台。 西医做强做大,高起点建设中西医结合医疗高地

连续举办8届湖北省中西医结合论坛。 由综合医院转为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全国也不多见。 然而,正是医院拥有省级综合医院高现代医疗水平,才能“高起点”起步,转型后进入发展快车道。 从2014年开始,转型后的医院将以“强西医”发展战略为中心,在急救重症急救中心、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脑科中心、国家地区康复诊疗中心、中毒急救中心等“六大中心”内目前,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溶栓、拔栓、干预绿色通道“畅通”,DNT、DPT时间和技术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急性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8%; 作为湖北省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医院投入近千万元,建设了国内先进的理化试验室,能承担上百种化学毒物检测,对群体中毒事件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近年来成功救治全省各地化学中毒、毒蛇毒蜂咬伤、狗咬伤患者数百例医院还将加快完善康复科、消化内科、普外科等优势学科亚专项设置,选派内培外引肾病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等学科带头人,加强新业务、新技术、新服务项目培养。 2021年7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同济医院共建的“部省属医院共建战略合作”模式。 同济医院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协助优势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疑难重症救治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陈宇表示,医院综合救治能力不断增强和提高,中医药参与疑难病危重症诊疗和康复,探索中西医融合解决方案,提供临床支撑和创新空间,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扩大服务半径中医办出特色,推进中西融合创新高效服务人民

为大众提供优质创新的医疗服务。 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是弘扬中医药学的重要途径,中医药学可以沿着传统和现代两条道路不断进步。 实施中西医结合战略后,医院将深入挖掘中医特色,以中医科为核心,使中医与各科对接,使中医全面融入各学科。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深入挖掘传统医学优势,取长补短”,建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第一科。 2015年,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骨科、内分泌科、临床药学及脾胃病科、老年病科等7个科室被评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和建设单位。 医院推出全省首家中医养生保健门诊,增设骨伤科专病、中医肿瘤血液专病等7个中医特色门诊。 以前患者住院,西医、中医是个体化、分离的,对同一病例往往有两种不同的诊断结果,给出不同的诊疗方案。 推行“中医进临床”举措后,中西医结合针对疑难重症开展会诊已成为各科常态。 各病区提供中、西医生联合诊疗方案,让患者更快更好接受治疗,出院后发挥中医药优势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康复后健康管理,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 仅2017年,药学部就根据中医古籍文献、专著等,挖掘整理出前30首经典处方,方便医生使用中药协定方,同时开展膏、丸、散、胶囊、乳膏、贴剂等多种中药个性化加工服务,为临床特殊疾病的在“融合”道路上寻求创新,为“中西结合”医学发展贡献力量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了无数紧急而艰巨的危重手术。 发展中西医结合,人才是关键。 2016年9月,医院正式成为“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同年启动中西医融合创新项目,首先对科主任、护士长及临床业务骨干进行大范围的“西学中”培训,委托湖北中医药大学举办“西学中创新优才班”,首批目前,全院80%以上的西医医生都接受过中医专业化培训。 2020年武汉疫情防控期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座无虚席,“疫情报告第一人”张继先是医院医务人员的杰出代表。 医院被指定为新冠肺炎急救定点医院,并提交了自己的“中西医结合”抗疫答卷,中医药使用率达96.39%,其中97%已治愈出院。 医院还承担了由张伯礼院士团队领导的国家科技部重大中医药课题项目。 医院制定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医院提出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82个,每科提供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69个,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86种,医院牵头申报“脑梗死与中西医临床合作试点项目”,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疑难病症和中西医临床合作试点项目,是湖北省唯一一个病去年底,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南粤杏林第一家”广东省中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产学研方面全面相互促进。 今年9月下旬,广东省中医院来韩深入调查,进一步推动了深度合作。 邱海芳在接受采访时坚定表示,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是中西医结合领军医院的时代使命。 (文/罗兰应述辉王越图/苗剑应述辉总统/姚旭)【编辑:高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知晓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num.cn/?p=75108

作者: 评测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