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位按摩护脾阳
大暑节气正好是中伏前后,此时人体脾阳充足脾气就好,反之则腹泻。 中医告诉我们一个不可思议的穴位,可以很好地保护脾阳。
遮住白洞
但升脾阳之大穴,可用大暑节气艾灸藏白穴,助脾回阳; 此外,艾灸还可消除脾胃湿寒,消除腹胀,治疗月经过多和痛经、牙龈出血。
二、养中阳,不要贪凉
很多人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热了多吃冷饮就能消暑。 炎热暂时消除了,但中阳反而受伤了。 中阳虚化后,会出现寒湿内滞和虚火,表现为各种上火诸症。 中医认为此时可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以补中阳。
三.饮食防暑
夏季越长越容易湿润,在体内正是不耐潮湿的脏器,因此其运化功能最容易受损,人体抵抗力下降。 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 对此,中医介绍说用饮食调理是效果最好的!
鲤鱼汤:
鲤鱼取背腹肉片备用,葱姜放入热油中,出香味,放入高汤中,下入鱼片,加少许黄酒,煮20分钟,下入盐卤,加入新鲜藿香丝30克,煮2分钟,取汤食用功效:健脾益气,除湿利尿。
柠檬茶:
柠檬25克(或干货10克)、生姜2片。 用沸水500毫升煎3分钟后,放入茶杯中一起喝。 可以恢复成泡沫,每天一剂。 有祛暑润胃的作用。